永川区朱氏
始迁永川朱氏始祖是朱沱镇垣山峺闻道公支:该支系文公三子朱在公之子铸公之曾孙燿公之后。燿公子闻道,字华云,于大明洪武四年(1372)由吴至楚入蜀,到四川泸州城南三十里况家场居住落业,因其屋前有一株木椀子树,谱记为泸州“木椀子朱氏”,闻道公为泸州况场木椀子朱氏开基始祖,其子孙在泸州况场一带相传至今。
由闻道公相传十余世有朝禄公一支,於嘉靖四十五年( 1566)生子东菴公后迁往四川江津县(今属重庆)垣山峺(今划到永川市)立业,建祠於朱沱大石坝曾数次收族修谱,现存民国二十五、六年《江津县朱氏家谱》谱记:东菴公为垣山坡开基始祖。此支后裔在永川、江津一带繁衍。
江津区朱氏
江津县朱氏始迁祖国林、国选公,是贵州遵、桐二县朱姓混子板水沟支派始祖嘉位公的长子、次子,清代中期从贵州遵义县高坪区混子场乡板水沟,迁居四川省江津县(今属重庆市)朱家汝立业发族,已传14代。
合川区朱氏
江西省修水县朱熹后裔联谊会2001年编纂的《源流》称:朱州(字名世) 宋代曾任湖北咸宁县知县,后升任四川制置使和重庆府递迁御史,门无私谒,后 恳疏求退。奉父命返西源(现修水县东港乡)养老送终。其曾孙朱泳也于宋,任 四川合州知州。嗣后,定居合州繁衍子孙。
潼南区朱氏
潼南朱氏是重庆市朱姓人口较多的县。据20世纪80年代的抽样调查,该县在当时(原四川省)列18位。
铜梁区朱氏
铜梁区有朱氏后裔。资料待完善。
大足区朱氏
大足区有朱氏后裔。资料待完善。
荣昌区朱氏
荣昌朱氏入川祖有:
始迁祖淑玉公,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自广东省兴宁县入四川省重庆府荣昌县学。嗣后其弟淑光、淑言、淑弼均迁荣昌县安福场等地。自淑玉兄弟开基以来,已传11代,人口约3000人。
始迁祖景升公次子宏略公的裔孙在“湖广填四川”期间,自江西龙泉县迁至荣昌县烧酒坊定居。据《朱氏家谱》记载:“第16辈老人涵真公由广东长乐迁江西龙泉县二十四都中洞烟子里,涵真公生二子:长景耀(无后)、次景昇,又名永庆,在江西生三子:长宏泰娶高氏(无后);次宏略,妣曾氏,其子孙迁四川荣昌县烧酒坊居住繁衍;三子宏昌……迁璧山县狮子场。”
璧山区朱氏
璧山朱氏入川祖有两位:
1、沼公(号元圭)第16世孙景升公于“清顺治十五年( 1658)带领家人由广东长乐县迁至江西省吉安府龙泉县二十四都中洞烟子里屋基定居”,五十一年后,由其儿(宏昌公于康熙三十四年辞世)媳李氏祖婆媛贞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 携子廷珍、廷球、廷瑄、廷璋全家六口和其兄弟、妹夫一起自江西定居地迁入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福里一甲冯家寨(现狮子镇虎峰村)河坝老房子开基。自李祖婆率子女入川以来已297年,传14代,有裔孙1.2万人。该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有博士生导师、教授9人,研究生10人,本科生84人,大专生55人, 高中、中专生99人,县处级以上干部16人(还有中小学教师89人,乡镇干部 31 人)。
2、始迁祖元章公,于清雍正初年( 1723)偕叶妣,上奉俊、亮二公、下率辉、华二弟,由湖南醴陵西迁蜀永川来苏乡。清乾隆十三年(1748)置业于璧山灶门滩老槽房,次年阖家由来苏乡徙居璧山灶门滩(现璧山县马坊、丁家、正兴境内)定居。后元辉公置业于巴邑马通嘴,元华公置业于津邑范家坪。三邑合族, 家声丕振,基业鸿开。追溯光福公为入川一世祖,明亮公二世祖,元章、元辉、元华为三世。
(光福公系祖籍广东二十六世祖朱正清之子,在粤时,因家遭不幸,遂矢志远徙,迁赣徙湘,病逝于湘。光福之弟光殷、光玉等,世居广东惠州府河源县清溪约社巷。)
自元章公三兄弟入川以来,已283年,传至14代,人口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