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寻根网-清远市朱氏
后退
清远市朱氏
     清远,广东省地级市,广州都市圈城市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清远市常住人口为3969473人。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带上。全境位于北纬23º26′56″~25º11′40″、东经111º55′17″~113º55′34″之间,南连广州和佛山市,北接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及东北部和韶关市交界,西及西南部与肇庆市为邻;南北相距190公里,东西相隔约230公里,边界线长1200余公里。清远市土地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10.6%,是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清城区朱氏
     清城郊区朱氏,在元、明、清时期主要由福建、佛冈、南雄、翁源、南海、 花都等地迁入。
     (一) 清远郊区朱围村始迁祖象谦公,家祯公之长子,文公的第二十代孙。秀才。于明末清初由下岳迁入清远城郊古城(今清远市清城郊区)朱围村立业。生子文客、文窖、文宗、文宣、文贮。在本村已传18代,现有人口约1000人。另有25世孙元钧公移居清远附城镇沙寮村。
     (二)清城郊区赤岗村始迁祖年二公,庆德公次子。文焕公第九世孙。至今已传14代,居住在本村的现有人口 2700多人,其中男1400人。解放后,有大学生90多人。
     (三)源潭镇蕉坑村始迁祖能荣公,卓英公次子,可达公之十五世孙。生四子: 德璋、庆璋、永璋、建璋。长子德璋公,字兆梁,清监生。清道光五年(1827), 因村中人多地狭,便奉母携弟,由白米埔迁居源潭蕉坑村。至今已传10代。现居住在本村人口有200余人,其中男110人。新中国成立至今,有硕士 1人,大学生8人,高中、中专生25人。
     (四)清城郊区学宫街始迁祖联祯公、联芳公(父辈失考)。兄弟四人,长联祯,二、三佚名,迁居广西。四弟联芳,1770年,联祯公偕四弟联芳由南海江边大平乡来清远谋生,定居学宫街,联祯公无嗣,联芳公生四子:长子文菁,次子、三子迁广西,四子奕菁。自联芳公至今已传10代。
     (五)龙塘镇银盏管理区三星村(原三蔸松)始迁祖世烟公、绍禧公:
     ①世烟公,芳枢公之子。清末,洪秀全起义,花都造福村遭清兵浩劫。世烟 公见势不妙,为保生命,便携全家老幼从造福村移居清远三蔸松(今三星村)。现居本村的裔孙有100余人。
     ②绍禧公:玉亨公之三子。生六子:祖胜、祖庄、祖茂、祖万、祖翰、祖谦。清朝年间,绍禧公携祖庄、祖茂、祖翰由花都牛背岭村迁清远三星村立业。不久, 祖茂、祖翰又移居分水村开基。至今,在三星村和分水村居住的绍禧公裔孙共有 310 人。
      (六)附城镇蟠龙村始迁祖训章公,系可达公第九代孙。由清新县三坑镇白米埔迁入。有部分裔孙移居清远旧城区鬼子园立业。

清新区朱氏
      清新朱氏主要由福建、清城区、佛冈、翁源等地迁入。
      (一)三坑镇白米埔始迁祖可达公,字源遂,号趋高,乃真孙公次子,文公第七代孙,邑庠生。任广州教授,明诰赠奉祀大夫。原居南雄保昌。元末世乱,于1377年合家大小迁居清远善化葵背峎,于1393年再迁白米埔定居,为白米埔一世祖。生三子:季成、季文、季光。1422年间,可达公建祠于白米埔象溪中南社,曰:“敦伦堂”。
      自可达公至今六百余年,人口众多,难以统计,另有部分裔孙分迁清远、佛冈、增城、南海、番禺、广宁和广西等地。
      (二)太和镇八片村始迁祖万贤公,玉公之子,源公九世孙。于明崇祯八年(1635)由广东翁源县迁入清新县太和镇八片村开基。生子德,德生子:国璋。
      自万贤公至今四百多余年,现已下传16代,居住在本村的现有人口 400多 人,其中男215人,另有部分裔孙分迁石角、韶关、香港等地。
      (三)和云镇黄田村马蹄坝始迁祖伯七郎公,鉴公(十三郎)之子,熹公第九代孙。原籍福建。随母林氏迁入广东清远泄水(今清新县和云镇黄田村马蹄坝)落籍。其后裔有迁广西、英德、云浮、云安和本县的南冲、河洞、龙颈、浸潭及新加坡等地。
      (四)太和镇始迁祖廷缵公,由和平县迁入,现有裔孙200人。
      (五)山塘镇始迁祖本韶公,由佛冈礼溪迁入,现有裔孙1000人。
      (六)有江口镇105人。三坑镇100人,未知始迁祖是谁。
 
英德市朱氏
      英德市朱姓约3.1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3%。
      英德朱姓有10多个始迁祖。大多是明清时代迁入,一般已传20多代,有五百余年开基史。主要散居在本市白沙、东华(大镇、黄陂、鱼湾)、横石水、桥头、青塘、横石塘、英城、沙口、英红(云岭)、黎溪、大洞、大湾、治洸、九龙、石古塘等25个镇区,110多个自然村。其中居住千人以上的有岗蒲岭(含分支下同)、刀石坑(准行政村)、公村、马蹄寨、横杭、铁溪、大小峡、滨江(岗蒲岭分支)、黎头墩、中心咀和黄泥正村等10个自然村。
      英德朱氏来源,一是明清年代从福汀州上杭入粤,再从翁源、东莞或佛冈、 花县、从化迁入;二是清初清末,从浙江或江苏句容辗转迁来;三是民国初期或 抗战期间,从珠江三角洲或惠州等地经商、投亲或逃难迁入。所入迁的朱氏,以 紫阳熹公后裔为多,其他后裔少数。当中又以客家朱氏为多。
      (一)大镇镇岗蒲岭始迁祖文一、文三公,系念一郎之子,原籍福建建阳县,后迁汀州上杭来里都罗坑石坑隔居住,至明永乐戊子年(1408)12月带妻小移居广东韶州府翁源县长安乡桂竹山下(今属南浦)初基;先住东辛上南。在岗蒲岭建有朱文一公祖祠。素称“撑鸭”开基祖。经考证,文一、文三公生,卒上南。真正到岗蒲岭“撑鸭”开基的实际上是文三公儿子,从上南迁桂竹的碹二(文达)之子朱贵。朱贵先迁大镇黄塘,后迁岗蒲岭。贵公生三男,因创业艰辛,未养大成人。在晚年时接养了叔父碹五(文真)之孙,即朱镛次子福宽为嗣,易名朱宽,生男朝安、朝祖、朝宗。自文一、文三公至今已传22代,有裔孙9355人, 其中男4770人。
      (二)白沙镇刀石坑始迁祖璟瑺公,念五郎(永安)公之子,原籍福建上杭。明天顺六年(1462)迁入广东英德刀石坑开基。生子:灏、海、渊、清、澄。其中渊公裔孙分迁广东乳源县春坑村、台山市西亚莲花山、翁源县三华饶拔岭和增城一 带;灏公、澄公裔孙大部分留居刀石坑,少数迁往佛冈三八镇和清远等地。今居刀石坑裔孙2200人。
      (三)横石塘镇公村始迁祖鹜驚公,祖籍福建葛藤坳,熹公六世彦炳后裔。未知何时从何地迁入公村开基。据传因家贫,以打石为业,常到公村附近的鸡髻石山打石,不幸身亡。后代子孙为纪念先祖,每年春分便到此山下(遇难处)以石山壁作祖墓祭祀,一直至今,素称“石壁坟”。生一子:成宝。现已传22代,有裔孙1260人,其中男578人,分居6个自然村。
      (四)横石水镇马蹄寨始迁祖永寿公,原籍福建。明永乐年间从福建迁往广东翁源县周陂居住,后迁英德横石水象咀子马蹄寨定居。生二子:文质、文斌。现传23代,有裔孙2000多人。散居在腊岭、象咀子、马蹄寨、渡头等12个村。 后裔腾二公迁广西尧村。
      (五)大洞镇小峡村始迁祖念尊公,字彰。原籍东莞上南(今属博罗县上南村) 牛屎塘,父及以上先祖名字不详。念尊公何时迁入英德亦不详。经考证,其子奇英、奇德,初居石灰铺竹田,后定居在英德与清新交界的清平乡(今大洞镇)龙潭水涧头(今小峡村)。自念尊公至今在本村已传14代,散居本县大洞、水边、英城、小峡、大峡、塘边等12个自然村,共有裔孙2260人,其中男1153人。传至太亨公,不甘住山区,向平原开拓,其后裔部分迁居中山石岐、南海小坊和曲江罗坑、锅溪上下洞等地,现共有裔孙1500余人。
      (六)鱼湾镇横坑村始迁祖法寿公,原籍福建,明清年代迁入英德横坑村开基。生三子:泰、伯、北。泰公无嗣,伯公留居横坑,北公迁清新白米埔立业。自法寿公至今在本村已传17代,在本县的现有裔孙1600多人,其中男800人。
      (七)黎溪镇铁溪村始迁祖康善公,道完公长子,少伍公曾孙。少伍公原居增城大简头,后迁从化果园村(今灌村),传至康善公迁英德铁溪开基。生子:胜堂。 至今已传23代,裔孙散居在15个自然村,共有朱氏总人口3831人,其中男1925 人。
      (八)青塘镇黄堤正村始迁祖文贵公,原籍佛冈迳头,约于清朝中期迁入正村。至今传12代,现有125户,500余人。
      (九)大湾镇朱庄(朱古墩)始迁祖良玉公,清乾隆年间由惠州府携长子达君、次子达明迁入英德金山祖庙脚定居(今朱庄村),开办船业。至今已传11代,现有裔孙160人。
      (十)治洸镇犁头墩村始迁祖玉源公,约于清中叶年间,由花县赤堤镇牛背岭 村或大灶匆迁入犁头村(今为丰收村)定居。原籍佛冈迳头,至今在本村有裔孙869 人。
      (十一)浛洸镇合昌村始迁祖廷章公,原籍惠阳横沥墨园村,系广东五华(原长乐)县始祖珍公第十九世孙。因家贫,年仅16岁,到英德投靠伯父必尚,经一番努力,开办糖寮。生五子:茂贤、茂怡、茂坚、登青、登棋。在本村至今传5 代,现有裔孙53人。另有裔孙迁广州、翁源、江门、韶关、佛山、中山和新西兰等地。
      此外,还有10多个镇村始迁祖或远祖名字不详的,不再一一例举。
      本市历代政治、文化情况:
      明清时期有县令1人,六品官2人,七品官7人,县知事1人,举人3人, 进士 12人,贡生9人,秀才47人。民国时期有大学生1人,高中生8人。新中 国成立后有师(厅)级3人,团处级17人,科局级56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 称33人,留学生3人,博士 2人,研究生4人,大学生320人,中专、高中生 832 人。
 
佛冈县朱氏
      佛冈县朱姓分布在8个镇,23个行政村。有四个支系七个始迁祖,佛冈县内朱氏总人口 25000人,其中男13000人,另迁居港、澳、 台及国外的约3000余人。
      (一)民安镇两岳(上岳村,下岳村,以下简称两岳)始迁祖文焕公,讳浚,字表怀,号漱石(炳公),祖籍福建。生于浙江龙游,自幼聪敏,勤学好苦。南宋淳祐壬子科进士。官任宋大理寺评事,历任朝散大夫,右文殿修撰,两浙转运使,吏部侍郎。(载清远县志)宋德祐丙子年(1276)元将严伯颜率大军攻陷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公目睹国破君亡,悲愤交加,痛不欲生,适值宋臣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奉益王(宋端宗赵罡)航海号位于福州改号景炎元年。文焕公即召义兵,加以训练后亲率军入福州护驾。福州失陷,他又随众护驾南来广东,驻广州祥庆。其时,奉帝诏统领宋师,从广州沿北江而上,拒元于粤北与敌会战于韶关,因敌势众,不几天被元兵攻陷韶关,继陷英德。敌众我寡,公以身殉国。生二子:继贤、裔贤。传至六世子英,生三子:璧(居上岳)、莹(居下岳)、晋(早卒)。上岳始迁祖璧公和下岳始迁祖莹公现传22代有裔孙12889人。
      (二)龙山镇粮头埔村始迁祖季文公,字康秦,源遂公长子,文焕公第六世孙。初居番禺流溪都,元末明初因避乱迁龙头铺。生三子:元清、金缪、广契。现传 21代,居住本村裔孙450人,其中男270人。
      (三)迳头洞开基祖景玉公,又名朱贵,二十六郎,祯(千十二郎)之子。生五男:政(万一公)、端(万二公)、宽(万三公)、弘(万四公)、庸(万五公)。至今已传23代,居本县现有人口共15300人,其中男约7500 人。
      (四)水头镇铜场村始迁祖万泰公,可瞻公之次子,原籍迳头。清嘉庆年间, 初迁增城,因被当地大姓所欺,后又迁回佛冈水头铜场洞开基。生子:如山。现已传11代,居住在本村人口约300余人。
      (五)高冈镇礼溪村始迁祖景华公,讳万龄,已传26代,居住在本乡镇各村总人口有3000余人。另分迁外地六处,共有人口       4000人左右。
      (六)三八镇大墩村始迁祖镇院公,发护公之子,景容公第九世孙,原籍水头连瑶瓦瑶口根竹园,因胞兄镇赞把曾祖父庚霖公的旧坟卖给黄氏,公愤然迁居三八大墩村定居。清康熙二十七年买得黄启隆田产屋场建造祖祠一座。生二子:处事、处世。至今已传19代,现住本村人口共600多人,其中男400多人。
      (七)石角镇吉田村始迁祖德兴公,原籍增城朱村。因接任看护吉田村祠堂,于明永乐年间,携三子中佑、四子中美迁佛冈石角镇吉田村定居(长子、次子佚名,随母留居增城朱村)。自德兴公至今已近六百年,传23代,居住本村的现有人口约1300人;另分迁各地30多处,共有裔孙2000人以上。
      (八)三八镇岭背村始迁祖泰公,陈养公之子,于清朝年间由增城朱村迁入佛冈大墩岭背村开基,生二子:达、冠清。本村现有裔孙410人,其中男210 人。
      本县历代政治、文化情况:
      明清时期有五品19人,六品4人,进士 10人,举人21人,贡生50人,庠 生(秀才)185人,知县35人。民国时期有县团级15人,留学生5人,研究生 3人。新中国成立后有省(军)级1人,厅(师)级7人,县团级64人,科级222人, 中级职称88人,留学生5人,大学生160人,中专、高中生681人。
 
阳山县朱氏
      阳山县朱氏有29个始迁祖,裔孙散居在本县凤埠、 犁埠、七拱、杜甫、黄岔、清连、小江、高峰、阳城、江英、新坪、秤架、岭背、 白莲、龙埠等15个乡镇。
      阳山朱氏,于宋末(1279)就有弘林公由潮汕三多竹迁入风埠镇大塘滑石开基;明末(1643 )有明亮公从博罗迁入凤埠镇升平村开基;清嘉庆6年(1801), 有儒惠公从佛冈迳头迁凤埠凤山营墩定居;奕才公,远祖章甫(兴宁始祖),清嘉庆25年(1820)由连南寨岗安田迁入凤埠升平瓦潭立业;清嘉庆11年(1806), 明和公由潮汕三多竹迁入升平潮阳定居;清嘉庆12年(1807),玉德公从兴宁竹 丝湖迁入黎埠镇上塘开基;清嘉庆15年(1810),廷玉公由龙川十一都迁入七拱 镇朱屋排定居;清嘉庆8年(1803),朱合公从新坪迁入杜甫镇杜有街;清嘉庆3年(1798),儒贵公从佛冈迳头迁入江镇大塘坪北水坑定居;绍举公,于清嘉庆 25年(1820)从佛冈迳头迁入新坪镇木棉树庙岩立业,儒科公由迳头迁新坪大岗定居;明末(1643),学成公、有亮公由佛冈上岳迁入高峰镇板坑和阳城镇元江大冲定居;清末(1910),子杰公由新会县迁入七拱镇寨孔定居;奕盛公(远祖章甫公),于清末由连南寨岗迁入黄岔镇长江村开基;观禄公从广西迁入黎埠镇均安冷水滩开基;民国初年(1912),钦源公从潮州府迁入凤埠镇升平下村开基;光其公,于清嘉庆12年(1807)从乳源深洞迁入秤架镇漏水坪定居;章生公,从英德东乡迳头迁入秤架镇社芳百坝立业;清道光11年(1831),廷章公由三水河口大良围迁入岭背镇岭背街定居;朱相公于清咸丰5年(1855)从兴宁迁龙埠镇凤岗乌石开基;良明公由广宁迁入白莲镇香东村立业。经几百年的藩衍生息,在本县居住的现有裔孙共4027人,其中男2266人。迁居外地的有1429人,旅 居港、澳、台及国外的有1072人。
      历代政治、文化情况:
      明、清时代有四品27人,五品17人,六品22人,七品30人,举人7人, 贡生25人,进士 1人。新中国成立后有科局级25人,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 称26人,大学生50人,高中、中专生188人。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朱氏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朱姓同一始迁祖,后裔散居在太保、吉田、永和、大富、小三江和禾洞等六个村, 现有裔孙1560人,其中男813人。
      据族谱记载:始迁祖仲明公,号魁一。祖籍金陵(南京)珠玑巷。曾祖父贤璋公迁句容居住,生子定邦,邦公生子荣国,荣国公在句容生七子:伯明、仲明、 叔明、季明、列明、次明、序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为了避战祸,荣国公举家由句容迁回金陵珠巩巷居住。到元至正十九(1359),天下大乱社会盛传“朱姓要出皇帝”,胡大海等在南京对朱姓居民进行诛杀。为保全性命,荣国七子各自逃生。仲明公抛妻弃子逃离金陵后,由荆、楚至粤东,后又至粤北,寄居于阳山,经商于连邑。于明洪武四年(1371)在连山太保择邻龙尾,定居马鬃,开阡启陌,立户置业。
      自仲明公至章字辈己衍传26代。除居本县外,还分支本省连南岩口、寨岗, 连州附城湼本、西岸奎池、洲陂上塘、相思洞;阳山的同冠;还有清远、怀集、 潮州等地。省外有些南的江华,广西的平乐、荔浦、梧州、贺州和四川等。尚有 十三世孙如圭公任京官内阁中书而定居京城和众多分支因资料失散而失考。
      连山朱氏人才辈出。明清二朝有监、贡、廩、庠等各类生员68人,文官三 品1名,五品1名,武官副将1名,守备3名,千总2名,把总3名。新中国成立后有处级干部3人,科(局)级干部13人,中、高级职称29人,大学生99人,中专、高中生187人。
 
连南瑶族自治县朱氏
      连南瑶族自治县朱姓有五个始迁祖,人口有1000多人,分别 居住在四个乡镇。另有部分裔孙迁居港、澳、台及国外。
      (一)寨岗镇万角村始迁祖廷公,思纯公第三子,由龙川县迁入连南县寨岗镇万角村开基。生二子:文振、文标。现递传12代,有裔孙356人,其中男178 人。另文振公之子迁连山永和镇;文标之子迁本县麦山。新中国成立后,有大学生4人,厅(师)级1人,县(团)级2人。
      (二)寨岗镇安田村始迁祖习琬公,时礼公之次子。清乾隆年间,由兴宁迁入连南县寨岗镇安田村立业。生七子:奕魁、奕举、奕连、奕科、奕金、奕锦、奕繍。现已传九代,共有裔孙305人,其中男丁 145人。另有外迁73人。新中国成立后,高级职称 2人,中级职称5人,大学生6人,中专、高中生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