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寻根网-郴州市朱氏1(醴陵、攸县、茶陵、炎陵)
后退
郴州市朱氏1(醴陵、攸县、茶陵、炎陵)
    郴州市是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郴”字,意为林中之邑,故郴州别称为“林城”;郴州自古被誉为“九仙二佛之地”,是道教、佛教发展之福地,故郴州又别称为“福城”。
    位于中国南部,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全市总面积19387平方千米。地处亚热带气候带中,地势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下辖2区、1县级市、8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郴州市常住人口为4667134人。
 
醴陵市朱氏
    醴陵市现人口百分之九十九是移民来的。朱姓不是土著民,少数是从南宋由江西、福建迁来。如南宋初朱郁就是从江西吉安太和县千秋乡迁醴陵谭家湾(孙家湾)。大部分是明、清两朝由江西、广东、福建移过来的。1986年统计朱姓人口15952人,目前达两万人有多,分布多在黄达咀、石亭、湿江、孙家湾、浦口、白兔潭、洪源等乡镇及解放路办事处。其中属朱熹后裔者有三支:一支是紫阳朱氏浦口支,开基始祖朱正柏,系朱熹公十九世孙,朱景胜之十世孙。由朱熹到朱景胜传承世系是:熹->塾->鑑->浚->林->烇->坦(排行伯二郎)一福兴(又名福卿、天光)->子盛(又名千五)->景胜(又名景成)。朱景胜于明成化八年(1472)由福建武平县迁江西定南县迳脑陈坑。景胜九世孙昌名于清康熙四年(1665)又由江西定南县迁赣县沙石镇黄秋珑。正柏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与五子由江西赣县黄秋珑,迁来湖南醴陵浦口市店后珑落业拓基。以朱熹为一代,今已传到35代。现有人丁达5000人(含外地),散布在全国各地和美、日、欧等地。二支是朱熹长子朱塾的后裔,朱熹十一世孙沛顺、沛裔。其后裔居南桥镇洪源冲、浦口镇、白兔潭朱塘陂等地约3000余人。三支是醴东洪源乡朱姓,系熹公之子在公之后,是从广东迁来的,现人口也有5000人(含外地)。朱氏族人在近代史上记入县志的人有:清朝时,有副将1人、都司1人;民国时期,有4人任过县长,1人任过局长,有少将4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副厅级6人,县、团级和正副教授未统计。
 
攸县朱氏
       攸县属丘陵地带,其东部多山,人口稀少,明朝以前,朱姓人世居该县者极少。明末清初,攸县遭受兵燹(音“显”)的时间都长达一、二十年。其时兵连祸结:庐舍丘虚,人民转徒流离,死亡枕籍,幸存者多靠倚山负固,结寨自保。明万历(1576)时全县有6万人,到明末清初减少到23110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只有11993人;康熙至乾隆间釆取“摊丁入地”政策。广东、福建、江西移民大量迁入,人口迅增,朱氏族有几个支派在此时候,也卷入在移民潮中,由广东、福建迁来攸县。由于朱姓在明末清初时处于特殊的历史地位。闯王李自成及其部属大肆杀戮明王室子孙,清顺治年间“反清复明”也同样波及攸县,清兵不遗余力追捕朱姓族人,一些由江西逃到攸县的凤阳朱氏王族后裔为了躲杀身之祸,只好一逃再逃,躲入深山老林之中,其中有几支就躲进攸县的东部山区。现在居住在攸县的朱姓族人主要散居在柏树下(大约住有2000余人)、鸾山、银坑、漕泊、高视等乡村。在攸县309个姓中,朱姓人口列19位,现今已达15000人。攸县东部山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曾是湘赣革命根据地一部分。朱姓人为摆脱贫困,翻身求解放,不少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现今攸县县志所列烈士名录中,有23名朱姓英烈。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县处级干部2人。
 
茶陵县朱氏
        据《中华姓氏谱•朱姓》载,茶陵县是湖南省朱姓人口较多的16个县之一。茶陵朱氏是朱熹次子朱埜为始祖的客家朱氏后裔。
 
炎陵县朱氏
        炎陵县朱姓在全县236个姓中,人口数排第11位,90年统计3540人,现约5000人,主要分布在沔渡(580人)、下村(976人)、水口(538人)三个乡镇,500人以下者有城关、城东、十都、策源、中村、平乐等乡镇。查本族族谱史料载:一支是明朝末年,朱有科从广东辽水迁入康乐石鼓。二支是清顺治年间朱玉兴兄弟弃官从衡阳迁霞阳南流,后裔徙大江乡、枧坑乡发家。三支是康熙四年(1665)朱有喜兄弟从广东辽水迁入七都稿车乡。四支是康熙三十九年(1670)朱有万兄弟也从广东辽水迁七都下湾(今属水口镇)。五支是雍正年间从广东五华迁入沔渡坪背。现沔渡、下村、水口三乡朱姓人还是聚族而居,人口比较集中。由于朱姓族人大多数是清朝从广东迁入的,家族中仍保留讲客家话的传统。其他各姓从广东迁入炎陵县的也不少,所以至今全县过半人口仍保留对内讲客家话,对外讲本地话的习俗,这是炎陵县语言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