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寻根网-宜春市朱氏
后退
宜春市朱氏
     宜春,江西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3°54′—116°27′,北纬27°33′—29°06′之间。东境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南陲与吉安市及新余市毗连,西南与萍乡市接壤,北与九江市相邻,西北与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交界。
     宜春总面积18700平方千米;下辖1个区、6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宜春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宜春有京九铁路、沪昆高铁、浙赣铁路交汇;赣粤、沪昆、大广等高速公路和320、105国道纵横交错,此外,还拥有宜春明月山机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春市常住人口为5007702人。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侯陈婴奉命来此筑城立治,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唐代韩愈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宋代理学家朱熹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感叹。明代《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现代物理学家吴有训、两届奥运会冠军杨文军都是宜春的代表。
     宜春举办过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2009央视中秋晚会以及每年一度月亮文化节,享有“月亮之都”、“亚洲锂都”之称,先后获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袁州区朱氏
     文公长子塾派沛佑公后裔居宜春金瑞利田、浏北淳口,现有人口90多人。
 
丰城市朱氏
    据丰城县志记载,1985年统计全市朱姓人口13102人,居全市姓氏17位,主要分布:拖船1408人,淘沙1180人,孔渡1171人,河洲11039人,梅林1025人,石滩1010人。
 
樟树市朱氏
    自邾夷鸿受姓朱氏后,传至60世麒公,为樟树市临江镇板埠始祖。后裔分居板埠、河埠和萍乡湘东、下埠檀樟里,现有朱姓人口4200多人。
 
高安市朱氏
    高安朱氏有十四个族支。分布在高安境内有社山、坡山、梅墩、东港、桐墅、塔山、许溪、港西、黄塘、榜山、罗溪以及丰城的杭溪、上高的良田、宜丰的浪山等。朱姓村庄110多个,递传37代。人口3万余人,其中高安市境内2万多人。朱姓人口集中在高安村前镇,朱姓人口达一万余人,占全镇人口约百分之四十多。裔孙散居五桥镇白土村、沽塘村,江家乡燕溪村,村前镇村前村、雷丰村、龙桥村、桐墅村、高坪村、瑶元村、社前村、龙溪村、山下村、黄谷村、南山村,龙潭镇龙潭村、南炉村、络成村、小王村、梅口村、罗塘村、郑家村,石脑镇溪桥村、桥下相山村、塔溪村、高沙村等地。
    据《桐墅朱氏宗谱》载:“环公……领兵三千戍婺(今江西婺源),民赖以安,官大,制置茶院元帅,生子庆公,传兴道生桂立,桂立生二子,长子曰义,次子曰礼。礼公传至数代至熹公,徙居福建建阳。义公于宋真宗时,迁凤阳府五河县通驿门,生子华,传至秉公,秉公生五子(胜云、胜登、胜福、胜非、胜田),后因家遭水灾,五子在外就学幸而得免”。胜非公讳瑛,字藏,号是翁。传说十四岁时随师避难至富州(今丰城市)。胜非公生三子:梦龙、梦仙、梦炎。遣子梦炎(宏毅)赘筠阳(高安)雷氏,梦炎生搏,搏生延广,延广生四子(昉、晔、曦、明),四子共生十三建。据《梅墩朱氏宗谱》载:“元世祖至元27年即1290年。高安洪水淹没官仓储粮,钦差大臣刘华持诏视察灾情。相度地势,惟朱氏瑞丰居址,高平广阔,堪建仓库,遂与‘十三建’商议,买下宅基地。诏命难违,遂将瑞丰地基入官建仓”。从此堂兄弟“十三建”迁徒各地,各立其居址。筠阳(高安)朱氏始祖为朱胜非的第三子朱梦炎。
    高安朱氏历代名人有:明清御使,兵部尚书3人;民国时期有省师厅级1人。新中国成立至现在有省厅师级1人,县处(团)级2人,科局(营)级12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0人,留学生1人,研究生14人,大学生156人,中专高中生379人。
 
奉新县朱氏
     奉新朱氏有三支:
     (1)定南景胜公后裔。景胜公是熹公10世孙,明成化八年(1472)从福建平武迁入定南迳脑陈坑开基。到九世“名”字辈开始迁入奉新,已传13代。
     (2)定南景渊公后裔。景渊公自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开基定南后,传至九世铎名公迁入奉化百丈脑;十一世爵官公也迁入奉新。
     (3)文公塾房廷达公裔孙景光、景辉、景天以及文公埜房廷琛后裔都先后迁入落籍。
 
万载县朱氏
万载县朱姓有3支:
     1、始祖圣台公后裔居株沄后槎大尾溪,共计裔孙700多人。
     2、塾派沛裔公后裔居柏子墩70多人。
     3、文公十世孙景渊公,自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从闽中迁居定南老君藤开基立业,传至七世孙隆唐公迁入大桥乡(今双桥乡山溪村竹山脑)立居;九世孙辉名也迁入大桥乡立居。现有400多人。
 
上高县朱氏
    上高县朱氏是高安朱氏14个族支之一。始祖为朱胜非第三子朱梦炎,历经700余年,递传37代,形成14族支。居住在上高县良田村的后裔,是迁居县外的3个族支之一。
 
宜丰县朱氏
     宜丰县朱氏有三支:一是高安朱氏宜丰分支。始祖为朱胜非第三子朱梦炎。历经700年,递传37代,形成14个族支。居住在宜丰县浪山的后裔,是迁居县外的3个族支之一。二是定南景胜公的后裔。景胜公为熹公10世孙。明成化八年(1472)从福建武平迁入定南迳脑陈坑开基。传至八世“庆”字派,有庆位四子育名公和庆任三子千名公迁居新昌天宝坑(今潭山镇)立业发族,已传承至二十世“兴”字派。三是景渊公后裔(熹公10世孙)。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景渊公自福建迁居定南南坑老君藤(今迳脑视下村)开基。先有四世孙召昌公迁居入籍,后有九世孙贱名公携五子(正祥、正祈、正衫、正祀、正祚)迁居“天宝乡三十都”;赐名公和述名公及其子正亮公迁居“天宝乡三十四都”;还有练名公迁居檀树下;继名公迁居北角;铎名公和禹名公迁居黄婆田(今潭山镇坪上村);聘名、道名、远名三公迁居大更上。均已传承13代(即传至景渊公二十二世)。
 
靖安县朱氏
     靖安朱氏有定南景胜公后裔。景胜公是熹公10世孙,明成化八年(1472)从福建武平迁入定南迳脑陈坑开基。其五世曰万公、十世孙正字、正宗公迁居靖安桃源堡,已传承13代。
     湖北通山慈口朱氏,明清时期有朱成绶、定洗、怀丹、怀恩、怀信等人,从通山迁靖安定居。
 
铜鼓县朱氏
     铜鼓朱姓是全县336个姓氏中38大姓之一,排列12位,分居于全县所有乡镇。主要有两大主支,一支是本地族,即较早由江西修水迁入的敬则公后裔。又分两分支:一是成(金鑫)分宗支,一是熹(文)公宗支,主要分布在港口、幽居、棋坪、高桥和县城;另一支后来族,由广东迁入的仁轨公后裔,主要分布在大塅带溪、古桥、三都、西向、茶山、排埠和县城,是铜鼓朱姓人的主体。朱姓迁入铜鼓历史悠久,至今400多年历史。目前人口发展到2000多人。朱姓人氏除散居于铜鼓各乡镇外,还有不少迁徙修水、宜丰、奉新、南昌和广东、福建、浙江、北京及台湾和英国等地。
     铜鼓朱氏历代人才辈出,不乏贤人。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朱姓中有大学生近百人,团处级干部多人,还有一批科局级和中、高级职称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