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寻根网-上饶市朱氏
后退
上饶市朱氏
    上饶,古称信州,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地级),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纬27º48´~29º42´,东经116º13´~118º29´之间,属内陆区域。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
    截至2020年6月,上饶市下辖3个市辖区、8个县、1个县级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上饶市常住人口为6491088人。   全境东西宽210千米,南北长194千米。土地总面积22791平方千米,山地面积2342平方千米,丘陵区面积14436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6013平方千米,分别占上饶市总面积的10.27%、63.34%和26.39%。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境内拥有丰富的山水景观、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
 
广信区朱氏
    广信区(原上饶县)朱氏为朱熹后裔。熹公埜房8世孙朱鹏之孙宇明后裔:科旺(熹公19世孙)开创石溪茅坞派;绍连(熹公17世孙)、昌孙、元培(熹公21世孙)开创石溪派;熹公13世孙锡横,开创饶邑五十都上洋派、兴邑上樟板派。
 
广丰县朱氏
    广丰梅峰朱氏,始迁祖朱铅是朱环16世孙,原籍抚州金溪县东门里,明初任永丰教谕,遂迁居该县七都梅家观。
 
玉山县朱氏
    玉山县朱氏是朱熹后裔。熹公埜房7世孙进容迁居玉山月桥开基立业。后商繁衍兴旺发达。有的外迁到会昌县立业发族。
 
铅山县朱氏
    铅山县石岩朱家系文公次子朱埜之后,考亭派。文公第10世裔孙宇明公在明代洪武初年(1370年前后)定居于此,已有600多年。宇明公三子:广富、广华、广积。广富一脉一直在石岩朱家衍繁至今;广华为明永乐进士,曾任四川彭水知县,其子孙后迁居上饶县五府山镇上洋朱家;广积后迁兴安县(今横峰县)习铺乡上庄畈村,现为上庄畈朱家;广富一支在清乾隆年间,应龙公迁上饶县茅坞,现为上饶茅坞朱家;锡伦公在清嘉庆年间迁横峰县习铺乡塘沿村,现为塘沿朱家。还有散迁到铅山县虹桥乡和凤来乡等地。2002年重修紫阳石岩朱氏宗谱时,总户数达400多户,总人口达1800余人,其中石岩朱家120多户,400多人。
    在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石岩这一派在古代曾有进士2人,举人2人,秀才5人。新中国成立后有县、团职的4人,大学毕业生15人,研究生2人,高级职称4人。
 
横峰县朱氏
    横峰县朱氏分布于1镇3乡6个村民委员会。即:岑阳镇城郊村委会上窑口朱姓;莲荷乡黄藤村委会畈上朱姓;港边乡灵西村委会山头、汪坞朱氏;司铺乡刘家将委会大板地朱姓,古楼村委会塘沿朱姓,牛桥村委会上庄販朱氏。总户数170余户,800多人。
    横峰县朱氏于明、清朝时期,分别由江西广信府(今上饶市)、建昌府(今抚州南城等县)、安徽徽州府(今黄山市)、福建建宁府(今南平市)迁入。
 
弋阳县朱氏
    弋阳朱氏始祖是明太祖十七子宁王朱权,在清代中期曾形成弋阳八支朱氏,分布在江西北部。现弋阳支出自辅国将军朱拱绘之后。拱绘公(朱权6世孙),字汝楫,封辅国将军。绘公生六子:多煌、多炡、多燝、多炤、多 、多 。多煌的子孙迁居松山;多炡的子孙迁居塔山;多燝的子孙迁居大碣地;多炤的子孙析居蛟溪、上湛、安义、陈坊等地;多 的子孙迁居新昌城南等地。
 
余干县朱氏
    余干县朱姓人口约28000人。
    谱载:介公次子禹二公世居金陵,唐大和八年(834)因避兵戈迁往饶之鄱阳,立居今莲湖乡朱家村。兴旺发达后,子孙纷纷外迁。其中十三世盎公(如圭公四子)迁入本县鸣湖;居雀巢墩(今敦上)又有二十世九甲模四、模六两公迁入本县立居。别外又从墩上迁往豪湖、苦竹山、北口板头等10多个村庄都有禹公后裔。因资料缺乏,政治文化等情况不明。
 
鄱阳县朱氏
    鄱阳县朱姓人口约17000人,主要分布莲湖乡、响水滩、水符庙、马潭、永滩、金盘岭、珠湖、双港、古县渡、磨刀石等地。
    本县朱姓望族是莲湖乡朱家村朱氏。据谱载:开基祖禹二公,讳誉,字次言,号莲湖居士。世居金陵(今南京)乌衣巷,於唐大和八年(834)为避兵戈,迁入饶府鄱阳,道经莲湖“喜其山川形胜,遂卜居焉”,立居今莲湖乡朱家村。已开基1170余年,传承43世,现有2580户,11580人。谱称宋高宗於建炎四年(1130)前往塘埋曾驻跸此村,召见过告老还乡的谏义大夫、禹二公十一世孙居实公(字绵环)问事御金之策。居实公苔对后,龙心大悦。又被问及宗族源流而“深沐宠巳”。皇上遂勅赐环楼(建於村东高三丈许)并御赐匾曰“晴岚耸翠”。后明太祖“因鄱湖征冠(指陈友谅)瞻楼高丽曰“此鄱湖壮观也”。遂欣然步其上,流连爱慕,亲洒宸翰,御制赞曰:青山影影,绿水凄凄,环楼耸翠,御制亲题(见《五湖祠环楼合序》)。该村子孙还分居本乡山背朱家村(2450人),箸潭朱家村(1900人),还有彭家、大山、郭家、表恩、下岸等村共(1800人)。另有祠孙外迁新余、余干、南昌、新建、瑞金、赣县等地。
    另外还有禹一公裔孙居毕家桥;禹二公裔孙东亭公六世孙之焕公迁立居瓦燮坝朱家村,已传20世,现有270人。
 
婺源县朱氏
    婺源古有书乡之称。自宋至清,曾有紫阳、福山等书院12所,因而人才辈出,代有名流。史载有文人504位,著作1275部(选入国库经史子集的有180部)。出任仕官2665人。是南宋文学家朱弁,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婺源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中共皖浙赣省委和浮乐婺中心县委所在地,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
    全县朱氏人口不足三千。主要分布在紫阳、秋口、西砂、大白、许树、晓林、清华、梅林、沱川、镇头、风州等乡镇。
    原籍安徽歙县时任新安府正常的古僚公朱环,于唐天祐元年(904),因奉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镇戌婺源,立居长田松岩里(今城关紫阳镇)为茶园朱氏始祖传至孙惟甫惟则后,分居秋口乡上河,西坑乡横坑车田坦、镇头朱村、高砂石头堀、梅林上坑、清华井湾、晓林罗田店、陀川引浆山等地,最早的已传41代。
    环公八世孙松公因仕官而迁居福建建阳,其子熹公因“发明四书五经之精微,集中群贤诸儒之大成”,成为理学名家。曾数次受皇封诰命,与孔孟齐名。为守护祖墓,元至元戊寅年(1338),熹公(埜房)六世孙勋公携两子(域公、境公)从建阳回婺源掌祀事,立居弦高镇(今紫阳镇)。城内曾建有《朱文公祠》和《文公阙里》,遗址上是婺源中学,校门内现有熹公铜头像。文公山上尚有熹公手植古杉16棵。熹公裔孙约有400人。
    还有少数朱姓源流不清楚。
    熹公族祖叔朱弁(?—1144)字少章,是南宋文学家,曾于建炎初擢任赴金副使,不受诱胁被扣16年方归,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