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寻根网-六安市朱氏
后退
六安市朱氏
    六(lù)安,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别称“皋城”,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翼,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安地处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15451.2平方公里  ;辖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3个市辖区和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4个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六安市常住人口为4393699人。 
    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因舜封皋陶于六,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 六安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 ,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六安市有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穿过全境,距新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2018年2月,六安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六安市区朱氏
    六安市朱氏有黟屏山朱氏后裔。屏山朱氏是朱在幼子朱铅的后裔。其15世孙朱元斗、朱世浩在乾隆后期从屏山迁居六安发族。
 
寿县朱氏
    寿县朱氏最早见于隋唐时代.据有关资料载,隋唐五代时期,北方朱姓的分布地区,除永城朱氏,昌平朱氏和砀山朱氏的地区外,如寿州(今安微寿县)、京兆、青州、滁州等地,都有朱姓人物见于史载。
 
霍邱县朱氏
    霍邱县朱氏约7.5万人,从阜南迁来朱氏约0.8万人。
    霍邱县历史上屡经战火,水旱虫灾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大量荒地无人耕种。故明洪武二年(1369)下移民垦荒令,从四面八方移民垦荒。当年苏州昌门朱氏迁来曷居备南部故曰朱老荒,堂号曰遵训。长集、洪集一支从山东迁来,堂号曰正学。高镇也是从山东迁来。叶集、姚李是元至正年间(1341—1367)从河南夏邑(古沛国郡属地)迁来山内,明初转迁霍邱,堂号曰敦本。柴岗一支是一百多年前从河南商城花园山迁来,堂号遵训,新修谱又改为和顺。石庙一支也是从阜南朱寨迁来。东乡朱老台孜始祖是从福建尤溪迁来,先凤阳转寿县,明初定居朱老台,政堂号为槐里,而后裔朱庆、朱九会分居寿县迎河集一河之隔却废槐里而立柏庐。城关还有一支也是山东迁来,堂号亦为槐里。
    分支汝昌公于洪武三年(1370年)从衮州府、滕县、枣龙庄迁颍,越数世一支后裔迁居霍邱西部,发展再分支居朱港、朱台、吴集、朱老庄、周集、高塘、马四港、五塔、邵岗、石店、龙潭、户胡、城关,远到南京、合肥、长丰、凤阳、凤台、寿县、金寨、六安、铜陵等地,先人恢复了槐里堂。
    民国初年汝昌公17世孙朱记安兄弟,从阜南龙王乡朱营迁霍邱的宋店、石店、岔路定居,又17世德盛等迁周集段庙、范桥双圩、老楼、临水镇司口定居。
    霍邱朱氏家族人才辈出,明清时期有知县、道尹、候补知府、知府5人。民国时期将级军官2人,县处级以上6人。解放后任县处级(包括教授)以上22人。
 
 
金寨县朱氏
    金寨县朱姓在全县为第八大姓,人口7000多人。